养胃日常,养胃四件套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

发布时间:2025-05-04 06:00  浏览量:8

之前有个友友问养胃四件套是哪些,还有一个友友让写详细一点,怎么做,怎么吃,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。

一直没有写,倒不是它很复杂,相反它很简单,我也很熟悉,越是简单的东西越不好写,越是熟悉的事物越不好表达。

就像相处多年的结发夫妻,当你被问到你的另一半有什么优点时,你一定会愣住,然后会陷入沉思中,想啊想啊,想半天也想不出她或者他到底有什么优点。

优点可能想不起来,缺点倒是一大堆,这大概是很多结婚多年两口子真实的婚姻状态。

与我相处的这个四件套也是如此,我太熟悉了,养胃三年多,四件套吃了两年多,几乎是每天都在吃,几乎是顿顿都在吃。

倒不是我对它爱得有多么深沉,而是我是真的离不开它。

四件套,只是一个戏称,就是四种食物,馒头,包菜,鸡蛋,小米糯米粥。

从2022年7月30日出院之后就开始摸索,寻找适合自己的饮食,直到2023年1月份才算是固定了下来,就是这个所谓的四件套。

那么在此之前都干啥去了,也在养胃,只是处在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。

那时忌口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,很多蔬菜也在吃,肉食也在吃,营养粉也在吃。

可第一年瘦了50多斤,直到因为吃了一种中成药住院,这才算是给这一段无知,茫然的养胃路画上一个休止符。

也许是上天的恩赐,出院后突然就开窍了,想着在饮食上作出改变,并且是因为吃药导致了住院,之后哪还敢乱吃药啊!

所以就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了食物上,首先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,那就是尽量选择简单好消化的食物。

什么食物好消化?那就得让胃来评判,也就只能一个个尝试。

蔬菜,几乎尝遍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。

粥,几乎尝遍了生活中所有常见的煮粥食材。

鸡蛋,这个只是尝试不同的烹饪方式。

馒头,这个没啥说的,第一年也一直在吃,但固定饮食以后,几乎一天三顿都在吃,上班也吃,出差也吃,似乎它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固定饮食之后,因为天天吃,枯燥,无趣,就想着找点安慰剂,找点乐趣,想给生活增添点新鲜感。

于是就给这种饮食方式起了雅号,叫四件套。

本来是一种戏称,没成想后来就传开了,越来越多的人也在接受它,也说明它是适合大多数养胃人的。

以下具体说说四件套饮食中的细节。

1、馒头

馒头,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食物,但却是四件套饮食中的扛把子。

另外三件套可以没有,但不能没有馒头,我常常说馒头是养胃人最后的救命稻草。

选择馒头,一定要自己做,最好是自己亲自做,蒸馒头的过程也是一个情绪放松的过程,做面食很解压,这大概藏在人类骨子里对面食的喜欢。

倒不是说外面的馒头不好,其实它就是不好,就是不如自己亲手做的馒头好。

先不说在选材上,用来蒸馒头的每一种食材都是用心选的,就说那一次又一次的揉面,整形,还有馒头在蒸锅里的一分一秒的变化,我想每一个做馒头的馒头仙人的心都会随着欺负,嘴角都会流露出会心的笑。

其次,面食很多,为什么偏偏是馒头,为什么不是面条,为什么不是兰州拉面,不是新疆拉面,不是山西刀削面,不是北京炸酱面,不是河南烩面,不是重庆小面,不是四川担担面……

一口气说了这么多,有点虚(画外音:虚了,累了,来根麦芽糖味儿的棒棒糖,小广一下)

省略后面还有很多,那些没有提到的面条们也不要伤心,等洒家养好了胃再与你们把酒言欢吃面条。

只是因为馒头是发酵食物,经过发酵,酵母菌利用其体内分泌的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,这一过程为酵母菌提供了能量,使其能够在无氧和有氧呼吸条件下进行代谢活动。

在无氧条件下,葡萄糖被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,这是在面包制作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原因,使得面团膨胀并形成松软的结构。

这传统的利用老面酵子发面的大致原理,而现在的酵母粉用来发面会更充分,更便捷。

我选的是一种不用二次醒发的酵母粉,出了包括传统的酵母菌,还有各种酶,像氨基肽酶,麦芽糖淀粉酶,木聚糖酶,a-淀粉酶,脂肪酶。

看到这些酶是不是有些疑惑,也不用疑惑,如果厂家有良心,内容和包装上文字如果一样的话,这些都是好东西,可以更好的完成发面过程。

馒头作为主食,自然是一顿饭的开始。

该怎么吃?

我想一定会有人发出讥笑,还有不会吃馒头的人吗?我说一定还有没见过馒头的人,你信吗?

小时候上语文课,老师说,一个馒头,不管从哪头啃,味道都是一样的?

好有哲理啊!

不过这对养胃没有任何帮助,那我们该怎么吃?

在养胃的第一个阶段,先啃馒头,不吃菜的那种干啃,一口馒头嚼三十下,当然也不一定就那么准确,也可能是29下,也可能是59下,嚼成糊糊状,再咽下去,目的是最大程度减轻胃的负担。

在养胃的第二个阶段,可以一口馒头,一口菜,同样是嚼成糊糊状。

在第三个阶段就稍微自由一点了,嚼成糊糊状也可以,只是嚼碎也可以,当然如果你是一个严于律已,善始善终的人,我想你一定还是会嚼上30下的。

第四个阶段就是我这样的状态,有人一直说我吃饭有点快,一口下去,半个馒头没有了,这么说,有点夸张,不过倒是很形象的说明我现在吃饭的状态。

有时候挺忙的,也没有时间在那里像个大姑娘绣花一样那么悠闲。

这就是生活,有时候生活让你啃馒头,你就得啃馒头,让你啃多快你就得啃多快。

那么养胃的第五个阶段怎么吃馒头呢?

到了那个阶段,谁特么还吃馒头啊!

2、包菜

包菜很普通,说句实话,它一点也不好吃,也没有半点颜值可言,可不像我媳妇那样如黑夜中的萤火虫,我一眼就相中了。

但凡能有一种其他可吃的菜,鬼才会选择这个胖成球的菜。

那是在养胃的第二年,瘦的不像个人样,吃什么菜都拉肚子,只好一个个尝试,最后发现了这个不起眼,却很便宜的包菜。

就这样一直吃,坚持到了今天。

虽然简单,但不是谁都会做,会吃。

我的烹饪方法比较淳朴,质朴,比较传统,传统到可以追溯至人类的起源。

具体如下,加水加盐加油,先大火把水烧开,再改为小火慢慢熬煮,直到水慢慢煮干,大概花费30分钟。

为什么一定要用水煮,为什么一定是30分钟?

目的是把包菜煮透,把蔬菜中的纤维煮软,直到水煮干甚至包菜有一点点糊化,那时口感,易消化程度都臻至化境,这个真的需要点技术,如果没有煮上3600回,是不可能理解这其中的奥妙的。

那么能不能蒸着吃呢,或者先炒一下再蒸着吃呢?每当有友友这么问的时候,我也只好点头说可以,因为这是一种礼貌,不能什么都是你对吧!

当然我更倾向于水煮这种烹饪方式,简单,我喜欢简单,老话说了,大道至简,大音希声。

其实就是懒,是的,这一点我承认,不过很多时候,懒人有懒福,所以不用事事勤快,该偷懒就偷懒,正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。

吃包菜也是慢慢吃,一口嚼三十下,嚼成糊糊状,如果发现有纤维渣子就吐掉。

3、鸡蛋

是四件套里的亮点,也是很多蛋白质狂人念念不忘的一种高蛋白质的食物。

好像鸡蛋是养胃人对世界最后的念想了。

当你建议一个养胃人不建议吃肉的时候,他一定会问,不吃肉,怎么补充蛋白质,没有蛋白质,怎么修复胃黏膜?

鸡蛋就成了蛋白质狂人最后的阵地。

它便宜,容易获得,蛋白质含量高,相对其他高蛋白的食物易消化。

可蒸,可煮,其他没了。

我一直吃水煮蛋,主要原因是第一年吃了蒸鸡蛋拉肚子,也不知道是香油的原因还是蒸鸡蛋有太多水分,反正就是不能吃。

大部分友友则选蒸鸡蛋,口感滑嫩,香气扑鼻,老少咸宜。

这个也没啥特殊要求,就是吃水煮蛋是一定要小口吃,不然很容易噎着,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,因为我已经吃了三年的鸡蛋,自然阅历比较丰富多彩。

吃鸡蛋的一些注意事项,在第一个阶段尽量不吃鸡蛋,第二个阶段可以只吃蛋黄,第三个阶段可吃整个鸡蛋,第四个阶段爱吃不吃,之所以这样说,是因为鸡蛋有了替代品,比如肉食,牛肉,羊肉,鸡肉,鱼肉,当然如果你很幸运捡到了一只撞树的兔子,也可以美美的吃上两口。

4、小米糯米粥

粥是整个四件套的大戏,没有粥的养胃生活是不完整的。

粥主要是小米糯米粥,这也是千辛万苦,经过很多次尝试,实践得出的一种适合大多数养胃人的粥。

具体如下,一般小米与糯米一比二,有的人觉得糯米太多,不喜欢糯的口感或者担心糯米多了不好消化,可以换成一比一。

煮粥,煮出米油来,把米煮开花,可以添加一些辅料,比如烤红枣,山药干,莲子等。

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就说小米糯米的比例,开始一比二,随着脾胃的进步,可以一比一,再到二比一,再到少量的糯米,最后小米粥自由。

辅料也是灵活运用的,比如加山药干,莲子,茯苓,芡实,这是四神汤版的粥。

加烤红枣,补血,加百合干,润燥,加银耳,滋阴,加白扁豆,健脾,加燕麦片,增加膳食纤维,加板栗,好吃……

似乎一切都可加,粥的包容性大,有一段时间还尝试了羊肉糯米包菜粥。

喝粥有讲究,干湿分离,先吃馒头,包菜,鸡蛋,隔开半个小时再喝粥。

用吃的方式喝粥,咀嚼着吃,当然这是在第一第二阶段,第三阶段正常的喝粥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
之前有人说干湿分离,先喝粥行不?

不一定,也不建议,有极少数特殊的人先喝粥再吃其他的,感觉舒服,但大部分人还是先吃馒头,再喝粥舒服。

这里面或许有着不为人知的玄机,但不重要,我们怎么舒服就怎么吃。

舒服才是养胃人的最高目标,其他的不重要。

加油,余生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