触目惊心!直播间百元“高端四件套”竟藏惊天骗局:标签、材质、报告全是假的!

发布时间:2025-09-22 09:09  浏览量:2

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:刷进某个热闹的直播间,主播声嘶力竭地喊着“100支长绒棉”“A类母婴级”“适合裸睡”的“高端四件套”,价格却只有百来块钱,心动之下迅速下单?

如果你曾因此购买,那么接下来要说的真相,可能会让你脊背发凉。

近期,央视财经《财经调查》栏目组深入江苏南通浙江嘉兴两大纺织产业集聚地,揭开了一场围绕床上四件套的庞大骗局。从材质到标签,从检测报告到直播间话术,全部都是假的!

01 直播间演技巅峰:话术、氛围、套路三重夹击

“匹马棉”、“长绒棉”、“A类母婴级”……这些听起来高级又安心的词汇,如今已成为不少直播间引流带货的“法宝”。主播们一脸诚恳,口口声声“为家人们谋福利”,配上“最后库存”“破价秒杀”的倒计时字幕,不少消费者头脑一热,手指一动,就跳进了坑里。

有直播间工作人员私下坦言:“我们说的‘匹马棉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匹马棉,就是为了吸引人进来。” 他们早已算准:普通消费者不会为了一件床品额外花几百元去做检测,即便买到假的,大多数人也只能吃哑巴亏。

02 支数虚标成“行业共识”,百元四件套怎么可能是真百支?

纺织品的“支数”是衡量纱线细度的指标,支数越高,纱线越细,面料越柔软细腻。市面上真正的80支以上床品已经属于高端产品,价格不菲。

然而记者在海宁家纺市场发现,大量四件套的吊牌上明目张胆地标注着“100支”“120支”“170支”等惊人数字。更讽刺的是,当记者进一步询问时,一些商家毫不遮掩:“都是忽悠人的,往高了写呗。”

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一套四件套大约要用8米布,如果是真正的100支长绒棉,光面料成本就要300多元。那些直播间卖一百多块还包邮的,怎么可能是真百支?

03 A类标签随便印,检测报告竟能“量身造假”!

更令人心惊的是,在南通家纺城,造假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黑产链条

标签随便贴:一款批发价仅95元的“全棉磨毛”四件套,年销二十多万件,实际含有35%的化纤,却被贴上“全棉”标签销售。记者打开一包标称“A类”的产品,一股刺鼻气味扑面而来。销售人员坦言:“里面掺了化纤,A类是我们自己贴的。”“三无”产品专供换标:不少产品无厂名、无厂址、无联系方式,这种“三无”状态恰恰是为了方便下游客户自行更换标签和水洗标,想怎么标就怎么标。假报告配上真二维码:一些辅料店主动提供“造假建议”,声称可配合客户提供“检测报告”。这些报告委托单位、样品信息、测试结果一应俱全,甚至还附有二维码,扫描后还能弹出看似正规的页面,细节逼真到足以乱真。

04 厂家亲自下场造假,“木棉树提炼”的纤维竟成卖点

记者以采购商身份走访南通某家纺厂时发现,厂区环境脏乱,床品直接铺在地上,儿童被随意堆放,却全部贴着醒目的“A类”标签。负责人直言不讳:“不管什么材质,我们都打A类。”

更荒唐的是,为了给化纤产品营造“天然棉感”,他们发明了一个根本不存在材质名称——“木棉皱皱纱”。直播间的主播们面不改色地忽悠:“这是从木棉树里面提炼的一种纤维制成的。”

一句谎话,需要更多谎来圆。 甚至连网络百科都搜不到的“材质”,成了他们年销30万件的爆款秘诀。而这些产品,最后很多被包装成“长绒棉”流向市场。

05 当我们躺在假四件套上,我们到底在承受什么?

我们信任的“A类母婴级”,本应是适合婴幼儿皮肤接触的最高安全类别,如今却成了商家随便印的广告词。

这些来路不明、材质掺假、带有刺鼻气味的床品,可能含有甲醛、荧光剂、有害染料等超标化学物质,长期接触皮肤,可能导致过敏、呼吸道刺激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隐患。

06 维权艰难,信任崩塌,我们该如何自救?

造假者之所以如此嚣张,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的软肋——检测费用动辄数百元,远超产品本身价格,大多数人只能自认倒霉。

面对如此乱象,我们呼吁:

消费者要清醒:百元价位不可能买到真正百支长绒棉四件套。直播间购物不要轻信主播口头承诺,留存证据,收到货后仔细查验标签、气味和质感。平台要尽责:电商和直播平台需加强对入驻商家和主播的审核,建立黑名单制度,对虚假宣传零容忍。监管要亮剑:市场监管部门应主动出击,溯源头、端窝点、打链条,让造假者付出沉重代价。

信任是消费的基石,当假标签、假报告、假材质成为行业“公开的秘密”,伤害的不仅是消费者权益,更是整个社会的诚信底线。

作为消费者,我们应当提高警惕,不要被直播间里夸张的宣传话术和低廉的价格所迷惑。同时,我们也呼吁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,让造假者付出应有代价,还市场一个清明环境。

来源:根据央视财经《财经调查》整理报道